【連網】(記者 王懷詩 通訊員 王雅萱 王一平)鷹游紡機、正大天晴分獲國家科技進步一、二等獎,日出東方等3家企業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天明機械首獲全國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去年,隨著一大批主導產業的快速推進,連云港海州區工業經濟實現華麗嬗變,邁進了高質量發展的“快車道”。
▲鷹游紡機生產的燃氣雙輥兩次燙光機,適用于全滌毛毯、法蘭絨等絨類產品的后整理表面燙光的專用設備,經燙光處理后的織物表面膨松柔軟,絨毛順直光亮,是一種應用相當廣泛的設備。
以往,海州工業經濟結構單一、規模小、總量低,是典型的“短腿經濟”。如何加快經濟結構調整,加速新舊動能轉換,做大做強新興產業,實現“洼地崛起”?2018年以來,海州區立足區情實際,著力破解都市工業經濟的技術、資金、人才的瓶頸和短板,加大招商引資工作力度,引進高端科技項目、技術和人才。去年,出臺專業招商實施意見、重大產業項目獎勵辦法等四項政策文件和創優環境等10多項硬舉措,組建了農業、工業、服務業3個專業招商局,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紛至沓來。
“去年,我們招商引資累計新增簽約項目120個,總投資181.1億元。先后有碳纖維成套設備等28個過億元產業項目成功落地,55個市級重點產業項目開工率達100%,135個區級重點項目投資超過120億元。”海州區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其中東浦精細陶瓷等6個項目實現當年開工、當年建成、當年投產,騰訊運營中心、創澤機器人等13個億元項目落地開工。
▲日出東方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人員在演示國內首臺“人造太陽”。
高新技術項目需要高層次的技術人才支撐。為有效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海州區制定出臺了《關于激發人才創新創業活力的實施意見》,設立1000萬元人才專項資金,重點支持在產業領域發展有較大影響和帶動作用的人才(團隊),給予10萬元至300萬元的資金扶持。與此同時,還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100多名專家建立聯系,開展了30多場次產學研對接,引進專兼職科技副總22名。截至目前,海州智庫專家增至740名。去年,海州區8家企業承擔了9項省科技計劃項目,10項創新成果申報省科學技術獎,13項獲評市科技進步獎。
招商引資促進了結構優化,人才引領激發了創新活力。去年,海州區實施重點項目22個,完成投資22.86億元,凈增國家新技術企業11家,新增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61家,全社會研發投入占GDP比重3.56%,高新技術產業占比達70%,分別超全市平均水平1.64個百分點和30.5個百分點。
“今年,我們將圍繞產業項目繼續提質增量,重點抓好57個重點工業項目建設,新開工碳纖維成套裝備、醫療設備產業園等43個項目,竣工投產興華智能家居、天邦科技等37個項目,集聚庫普科技等一批輕資產、高產出項目,促進主導產業集聚升級。”海州區相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