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莊婷婷 通訊員 邵沛源)“請把垃圾丟到垃圾箱里”“小狗要看好,不要在草坪上大小便”……在連云港海州區浦西街道同和社區,有這樣一對夫妻,他們每天穿著“情侶”志愿馬甲,或是勸導不文明的行為,或是鏟除清理小廣告,他們是退休老黨員朱明及他的妻子周平。
“現在小孩都大了,也不需要我們照顧。我們兩人平時在家也沒什么事,而且創文本就是關乎我們老百姓自身的事情,我們想通過自身的行動出一份力。”朱明說。
和朱明夫妻一樣主動參與創文志愿服務的市民,在海州區大大小小的社區里還有很多。姜守霞和吳繼香是30年的老鄰居、老姐妹,退休后,兩人經常結伴參與社區文明志愿服務。
“我們雖然退休了,但還是希望發揮余熱,為創文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創文明城市,首先要大家都參與進來。”吳繼香笑呵呵地說。
社區是城市生活的基本單元,也是創文工作的重要一環,每一位市民,既是城市文明的受益者,更是文明城市的建設者。作為創文的主力軍,自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啟動以來,越來越多的市民加入到志愿者隊伍中,各群體各領域志愿活動全面推進,營造良好的創文氛圍。
“我們希望通過志愿服務深入社區,加深群眾對創文的認識,讓他們自覺參與到其中來,實現共建共治共享。”海州區創文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隨著創文工作的深入推進,海州區近萬名志愿者深入大街小巷、小區網格開展創文行動,“紅馬甲”的身影成為海州最亮眼的風景線。
每天早、晚高峰,總能看到身穿紅色馬甲、手持文明出行警示旗的文明交通志愿者們,在海州各個路口開展交通安全勸導工作;60多家機關企事業單位志愿者下沉到96個聯系網格,開展服務網格、文明勸導、文化街巷建設。
同時,近百個社區志愿服務隊以“一社一品”為載體,通過“文明到我家”等主題活動,廣泛開展環境衛生清潔、環保宣傳等志愿服務,糾正不文明行為,努力提高創文知曉率、參與率和滿意率。目前共發動各級干部、志愿者、居民參與創建30萬人次,先后組織開展“創全國文明城做文明海州人”等各類志愿服務活動160多場次。
此外,海州區還結合實際,探索出了以黨建為統領的“路南先鋒”“幸福領航”等志愿服務品牌,持續聚焦、解決老百姓的實際訴求,取得了顯著成效。通過“幸福亮燈”“幸福座椅”“幸福停車”、設置集中晾曬點等,破解老舊小區停車難、設施差等一堆難題;依托各社區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國學大講堂、道德講堂等系列活動,讓“文明”走進了居民心中……
在廣大志愿者帶動引領下,更多的市民參與到新風傳播、文明創建中。如海州街道成立“古城藍”志愿服務隊,開展“五個一”志愿服務;洪門街道依托“夢翔”學雷鋒志愿服務中心及洪門說唱團,積極開展文明交通引導、“恒愛”暖心主題志愿服務及創文宣傳;新東街道常態開展系列創文主題活動,發動全街力量輪番對重點小區開展創文宣傳和問卷調查等,逐步形成“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