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您的血壓偏高,平時有高血壓的病史嗎?”“剛剛我們展示的CPR以及海姆立克急救法,大家看清楚了嗎?”“器官捐獻是一件偉大的事情,可以挽救更多的生命。”……每年暑假都能看到這樣一群醫(yī)學生在港城的街頭巷尾做科普宣傳和義診服務,雖然年年面孔不一,他們卻有一個相同的名字———南京醫(yī)科大學康達學院“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志愿服務團隊。
在今年的活動中,志愿服務團隊走進港城三區(qū)三縣,講解繃帶包扎、海姆立克急救法、心肺復蘇等急救知識與方法,提高了急救方法在民眾中的普及率。此外,他們還科普“三獻”知識,通過講述“三獻”對于一些特殊病人的重要性,讓更多的人知道、了解并參與“三獻”。今年團隊成員還特別添加了血氧檢測項目,防止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因血氧低而引發(fā)心臟疾病等問題。
這個年輕的學生團隊平均年齡僅20歲,自2014年暑假開始,連續(xù)10年奔赴基層一線開展具有醫(yī)學專業(yè)特色的志愿服務。今年,他們圍繞“健康志愿行,情暖千萬家”學院主題教育實踐要求,廣泛開展“博愛青春”“三下鄉(xiāng)”“返家鄉(xiāng)”等各類社會實踐活動。在開展活動的同時,積極宣揚“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和“人道、博愛、奉獻”的紅十字精神,用實際行動傳遞大愛。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志愿服務活動已成為康達學院一項特色的志愿服務品牌項目。十年來共開展義診活動150余場,急救、健康知識科普教學100余場,受益人數(shù)十余萬。團隊成員身體力行,每一批志愿者都進行了人體器官捐獻志愿登記,300余名學生成為捐獻志愿者。
“生命之約,大愛傳遞”志愿服務團隊在連云港的活動結束后,志愿者們陸續(xù)返回自己的家鄉(xiāng),將志愿服務的腳步印刻在全國各地的角落,合力走了一次志愿行。有的同學積極參加家鄉(xiāng)當?shù)蒯t(yī)院的志愿服務活動;有的同學積極參加當?shù)刂Ы坦婊顒樱鶎由鐓^(qū)愛心暑托班開展;有的同學助力景區(qū)游客中心紅十字救護站,配合醫(yī)護人員進行院前救治,保障游客們安全出行;也有同學放棄了暑假休息時間,投入到江蘇省青少年柔道錦標賽志愿服務中。
總值班: 吳弋 編輯: 梁紅燕
來源: 蒼梧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