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 袁春梅 徐譽寧 張楊 文/圖
電影《摔跤吧!爸爸》一度掀起狂潮,這部有內容、有演技的電影深受國內人喜愛,讓我們對印度電影有了新的認識。就在本月,市涉外醫院東方醫院來了10名印度留學生,這群留學生的到來,也成了醫院內外一道靚麗的風景,他們不僅在這里學習知識,更是架起了友誼的橋梁。
他們是最認真的實習生
昨日上午,在市東方醫院住院部普外科醫生辦公室,筆者見到了印度實習生李強,他正低頭認真地進行著縫合手術基本功練習,夾起彎針、穿線、縫合、打結……李強一遍遍地重復著,黝黑的肌膚、深邃的雙眼,讓筆者一眼就看出他的不同。
當天上午,李強跟隨主治醫師苗祥查房結束后,就在辦公室的大圓桌邊坐下,拿出自己的“小藍包”,安靜地做起練習。說起這個“小藍包”,李強的老師苗祥豎起了大拇指:“這是他自己購買的,以前從沒有見哪個實習生買過,都是去操作室練習,但是他利用零星的時間,能隨時隨地練習外科手術的基本操作,讓人很佩服。”
在這批留學實習生里,李強和古蒂是兄妹,一起在普外科輪轉實習,說起這批來留學的實習生,醫生們無不豎起大拇指夸贊。
“古蒂是個‘話癆’,問題特別多,特別好學。”帶古蒂的主治醫師劉治翔介紹,每次去查房,古蒂對患者的情況會問得特別細致,并認真地做記錄。其實,李強和古蒂的父親也是心外科醫生,讓他們來中國學醫,也是父親的期望。
在心內科實習的智宸,會說一口流利的中文,跟病人交流毫無障礙。智宸的老師伊善喜告訴筆者,智宸一口流利的中文都是自學的,是個非常刻苦的孩子。心內科病人比較多,但是他能做到對每一位患者的情況都很熟悉,非常難得。
超強的生活自理能力讓人驚嘆
因為飲食習慣的不同,這群印度留學生吃不了醫院的食堂,為此,醫院專門給他們騰出了一間廚房。他們一日三餐都是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我們都是自己買菜,然后自己回宿舍做,因為各個科室的工作量不太一樣,一般回來早的,就先準備吃的。”在ICU科室實習的劉一昨天回來得稍早,回到宿舍后,就麻利地開始煮飯。稍后回來的伊凡、古蒂幫忙洗切蔬菜。
說起他們的自理能力,苗祥又打開了話匣子,就在前幾天,古蒂還邀請他去品嘗了他們自己做的印度菜。三角形的咖喱炸餃沙摩沙、色澤金黃的咖喱炒飯、面餅、印度茶……看著一桌子的美味,苗祥不得不由衷贊嘆,他們自食其力的能力,是很多國內實習生所不能企及的。
在宿管阿姨孫寶紅的眼里,這是一群特別有禮貌的孩子。“一天看到10次,他會跟你微笑著打10次招呼。”孫寶紅說,她只負責廊道的衛生打掃,但是這些孩子們特別熱情,經常會端來他們自己煮的印度茶送給她喝。
學習之余,他們也開始用腳步丈量連云港,感受港城的山水。因為會一口流利的中文,雖然來連云港時間不長,他們已經很順利地辦理了旅游年卡,去了花果山、連島等景區。“我們很喜歡這里,老師們的英文都很棒,教學細致隨和,而且這里的環境也很好,景點特別美。”李強告訴筆者,就在上個周末,老師苗祥專門開車送他們去了花果山,景區里的猴子特別可愛。
教學相長,醫生們的英文都很了得
雖然外籍留學生初來乍到,但他們積極踴躍參加醫院組織的各項活動。失獨老人劉阿姨常年患有呼吸系統疾病,近日,呼吸科副主任醫師陳雋帶著印度留學實習生何愛默一起去走訪,“老外”的到來以及陳雋的一口流利英語讓老人大吃一驚。“雖然我聽不懂他們說什么,但是看著他們很順暢地對話,就覺得他們很厲害。”劉阿姨說。
“帶著這群留學生,我們的英語口語水平也提高了不少。”陳雋告訴筆者,平時雖然也會有外國的患者,但是畢竟很少,現在每天都要用英文來交流,這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東方醫院分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何學明介紹,這批印度留學生也要在中國醫院實習,而東方醫院作為蘇北地區唯一的涉外醫院,吸引了這批來自徐州醫科大學的本碩連讀留學生來此實習。為了迎接這批印度留學生,醫院提前組織英語沙龍培訓,對相應醫生的口語進行專項訓練。
目前,在所有的教學中,醫生們都能用流利的英語進行教學和交流,這對醫院內涵建設、教學水平,都是一個很好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