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楊銳冰 文/圖 見習記者 鄧夢雪 通訊員 董洪旺 陳敏)“不求富貴,只求平安。”這句話對贛榆漢子徐大亮來說,曾經是那么的遙不可及。1994年父親患上絕癥離開人世,二哥不久后又患上肝硬化走了。2002年,自己又遭遇嚴重車禍……多舛的命運讓他曾想放棄生的希望。2005年通過自考報考中醫藥學專業,隨后的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里,他憑借自己堅強的毅力,通過了8門中醫藥學專業自考課程,成為一名高級推拿師。如今,經他推拿治療好的患者不計其數。
命運多舛
親人相繼離他而去
初見徐大亮,誰也不會想到,這個滿臉微笑、憨厚勤勞的贛榆漢子,竟有著常人難以想象的人生經歷。
1994年春天,剛剛初中畢業就遠去東北打工的他,聽到從贛榆老家傳來的噩耗———正當壯年的父親患上食道癌。這對世代以務農為生的貧困家庭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
為了給父親治病,家里四處舉債,依然沒能挽回父親的生命。父親下葬的時候,徐大亮和二哥因為沒有路費回家,只能在東北抱頭痛哭。
就在徐大亮強忍悲痛在外打工時,留在家鄉照顧母親的大哥,因不堪逼債,服藥自殺了,徐大亮心如刀絞。
為了還清家中的債務,徐大亮和二哥拼命苦干兩年,終于把外債還完了。就在一家人能舒口氣的時候,噩耗再次降臨。徐大亮年僅28歲的二哥因為肝硬化,匆匆離開了這個人世。
面對接踵而至的災禍,徐大亮的心早已千瘡百孔。他只能努力工作,撐起這個傷痕累累的家。1999年,徐大亮來到海州,進入當地一家私營燈泡廠工作。他還清了欠款,娶妻生子,過上了一個平常人的生活。
然而,2002年9月,徐大亮乘坐中巴車前往岳父家中時,遭遇一場嚴重的車禍。雙腿骨折、脾臟切除……躺在病床上的徐大亮,幾乎想放棄生命。
勵志自考
一千多個日夜刻苦學醫
整整8個月,徐大亮都在病榻上苦苦煎熬。在被傷痛折磨的同時,一個嶄新的想法在他的腦海中萌生———學醫。
病榻上,徐大亮一頭撲進了中醫的知識海洋里。憑借著頑強的毅力,僅有初中文化的徐大亮硬是將岳父家中的醫書“啃”了個遍,對中醫的基礎理論有了較清晰的認識。
腿傷初愈,為了緩解家中的經濟壓力,徐大亮蹬著三輪車走街串巷賣豆油,這樣的勞作讓他落下了右腿永遠無法彎曲的殘疾。
好在他的為人讓燈泡廠的老板非常賞識,他重新回到廠里上班。在廠里工作期間,遇到工友頸椎酸痛、睡覺落枕,徐大亮總是用他從醫書上學來的手法替他們推拿按摩。久而久之,被他治好的人一傳十、十傳百,竟不斷有人找上門來,徐大亮總是不厭其煩,一一接待,有患者買不起藥,他親自去藥廠批發。
就這樣,徐大亮產生了開診所的念頭。為了拿到行醫執照,他走上了自考中醫藥學專業之路。
白天,他是打工仔;晚上,他是朦朧燈光下的讀書郎。一家四口擠在不足20平方米的小屋里,徐大亮度過了一千多個刻苦讀書的日夜。
苦練內功
實現人生的逆襲與蛻變
機會總是留給有心人。在自考中醫藥學過了3門課后,徐大亮前往南京求學。他的虛心求教和樸實刻苦感動了推拿老中醫,成為這名老中醫的關門弟子。
為了練好基本功,徐大亮在枕頭上、桌子上反復練習。手磨破了咬牙堅持,破處綻開道道血口也忍著,枕頭上經常血跡斑斑。
一年多的時間,徐大亮感受到了自己脫胎換骨般的變化,得到老中醫真傳的他已經能夠獨當一面了。出師后的他離開了南京,毅然回到了自己的家鄉連云港。從村里的一個小門面開始,如今的他,已經成為連云港市紅十字會博愛門診的一名推拿醫師。在他的影響下,曾經務農的妻子也勤學苦練,成為一名中級推拿師。
經徐大亮推拿治好的患者不計其數。面對家境困難的患者,他從來不收取任何費用。治病救人,是他最大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