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莊婷婷
12月15日,新東方連云港學校正式開業,掌門人俞敏洪親臨現場助陣。至此,新東方完成了自己的沿海布局,從青島到連云港、鹽城、南通、上海,形成一條脈絡清晰的東部沿海通道。作為全國教育培訓業巨頭,新東方落戶港城,在為港城學子提供優質培訓服務的同時,也將對本地現有的教育培訓業形成沖擊。行業巨頭VS本地機構,一場洗牌勢在必行。
我市教育培訓業現狀:良莠不齊
近年來,隨著教育培訓行業的迅速發展,各種培訓機構如雨后春筍般層出不窮,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形形色色的培訓班、課外班等招生報名如火如荼,教育培訓宣傳鋪天蓋地,教育消費已成為家庭生活消費的重要支出。
在我市,育青外語、金奧教育等成立超過20年的機構,為全市職稱培訓、小語種培訓、K12培訓做出了歷史貢獻,市婦兒活動中心作為公立培訓機構目前發展勢頭良好。而金蕾教育、愛貝少兒英語、芝麻街英語等培訓機構也擁有不錯的口碑和不小的市場份額。一言蓋之,港城現有的培訓市場處于相對勢均力敵的狀態。
就市區情況調研,經過市、區兩級教育主管部門審批的培訓機構超過150家,未經審批的無從統計。從內容來看,除了傳統的針對中小學課外輔導、書畫、棋類等之外,藝術類培訓越來越熱門。特別是南京實行中考藝術素質測評,七色光、番茄田等藝術類培訓更是越來越受追捧。
然而,盡管大量培訓機構快速擴張,行業規模不斷擴大,但依舊亂象叢生。上一個課程的兒童英語收費逾萬元;一年的早教學費高達五六萬;課后一對一給孩子輔導作業,兩小時就要收費500元。但相比于高昂的學費,培訓機構的教學水平卻參差不齊,一些大打“名師”、“名校”幌子的培訓班,開課時卻不見“名師”,取而代之的是一般教師和在校大學生。他們的教學經驗乏善可陳,有的上課純屬敷衍,甚至違背教學規律,孩子學習起來毫無興趣,產生厭惡感和抵觸情緒。很多培訓班甚至沒有辦學資質,還隨意向學生強行推銷學習資料。更有甚者,一些名聲赫赫的所謂教育機構時不時玩蒸發,老板卷款跑路,令家長欲哭無淚。
新東方:攜資源、品牌優勢強勢來襲
提到新東方,人們第一反應是學英語。其實,今天的新東方已經形成了完備的教育產業格局。新東方連云港學校開設了包括4-12歲泡泡少兒教育、優能中學全科、國外留學考試、VIP一對一個性化定制課程,涵蓋了教育培訓的所有方面。而新東方擁有的品牌號召力、優秀的師資和成熟的管理模式,對港城現有的教育培訓業必將產生巨大的沖擊。
新東方董事長兼總裁俞敏洪表示,在連云港開設新東方分校,主要是看中了這里獨特的區位優勢。連云港溝通南北,連接東西,是“一帶一路”交匯點,名校林立,具有濃厚的教育氛圍和學習氛圍。作為港口城市,這里擁有海納百川、兼容并包的胸懷,更契合新東方的國際化教育理念。新東方已經在青島、連云港、鹽城、南通、上海都開設了分校,這一條線上的學校將配備優質資源,實現師資流通。
那么新東方最大的優勢在哪里呢?是師資和品牌?;ヂ摼W技術大大提高了師資的利用率。新東方的雙師課堂模式幾乎可以說碾壓本地培訓機構。
所謂雙師課堂,就是課堂上有兩位教師,其中一位是“空降”的名師,通過電子屏幕進行在線授課,另一位老師在教室負責現場輔導答疑。雙師課堂在中小學課外培訓領域中,實現了名師教學與助教輔導深度結合,通過網絡教育,突破地域限制,有效解決地區教育資源分布不對等的問題。通過雙師課堂,新東方實現向三、四線城市擴張的需求,可以讓各個分校和其他地區的學員,同時分享到總部稀缺的名師資源。比之小班教學模式,雙師課堂大幅度節約了人力成本,實現了名師資源的最大化利用。
本地機構:應對挑戰 優勝劣汰
全國各大教育品牌相繼下沉到三四線城市,讓當地中小教育機構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市區某運營十年以上的教育培訓機構負責人表示,學校發展遭遇瓶頸,急需一套完整的師資培訓體系和優質教學產品,助力學校成功轉型。而且隨著各大行業品牌瘋狂入駐三四線城市,搶奪生源,擾亂市場規律,競爭愈演愈烈,學校危機感日益加重。一些小微培訓機構負責人更是苦惱:教師招不來、留不住,招生價格戰打不起,隨時面臨“彈盡糧絕”的險境
那么,面對如此激烈的競爭,本地培訓機構該如何應對呢?
首先,要抓住互聯網+教育的契機。“互聯網+教育”是未來教育發展的趨勢。在線教育對線下教育的沖擊是必然的,但無論哪種形式的教育,重點依舊在“教育”二字,精品課程的設計、師生之間的真實互動交流、教師教學質量等等,仍舊是決定學校生死存亡的重要因素。
其次,抓住幼兒教育和素質教育市場。各大教育品牌更多的是針對中高年級學生和成人,幼兒教育市場還有很大潛力。在中國,“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觀念根深蒂固,據統計,教育支出在中國已經超過其他生活費用成為僅次于食物的第二大日常支出。而隨著80后、90后陸續升級為父母,更加重視孩子的全面發展,追求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心健康的素質教育開始成為主流思想,幼兒性格培養、啟蒙教育,以及各種藝術培訓逐漸成為大眾追捧的對象,幼兒教育與素質教育市場發展潛力巨大。
第三,重視名師效應。名師一直是教育培訓學校吸引生源的王牌,在如今“互聯網+”光環的加持下,名師們更是逐漸開啟自帶粉絲的網紅模式,擁躉者甚多。從最牛歷史老師袁騰飛到B站紅人王霸膽,名師們會講課,也擅長自我營銷,號召力強,坐擁粉絲千千萬,深受學生家長喜愛,只要振臂一呼就有無數支持者自愿報名學習、自愿分享轉發課程信息,課程節節爆滿,根本不愁生源。因此,如何留住名師也是教育培訓機構需要重點考慮的事。
因此,專家表示,看似培訓機構越來越不好做了,其實是教育培訓行業越來越專業了,越來越精益求精了??雌饋硎窃谙磁疲瑢嶋H上是在洗人,淘汰了不遵循教育規律和市場趨勢的人,留下的是一批眼光長遠的,堅持品質、真才實干,踏踏實實真正做事的。品牌如此,教學如此,各行各業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