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劉蔚 段慧明)酸奶里的黃桃果肉、奶茶店里的黃桃飲品,這些日常美食中的“黃金配角”從何而來?答案就藏在東海縣惠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生產線上。在這里,每小時有5噸金黃飽滿的黃桃完成華麗“變身”,跨越山海,走上全球餐桌。
透過封閉車間的觀察窗,只見工人們“全副武裝”:身著無菌服、佩戴口罩和手套,在高度自動化的流水線上忙碌。一顆顆圓潤的黃桃首先被送入智能分選機,按直徑毫米級的差異被精準分級。隨后,它們滑入切割區,鋒利的圓形刀片輕旋而下,桃核瞬間脫離。接著,黃桃進入淋堿槽短暫浸泡,表皮自動松脫;經過強力清水噴淋,光潔誘人的果肉便送往蒸煮切瓣工序。最后的核心環節,是在零下35攝氏度的速凍隧道里,黃桃果肉僅需15分鐘便完成深度冷凍,牢牢鎖住鮮甜。
成立于2019年7月的惠諾農業,雖是一家年輕企業,卻憑借扎實根基與迅猛發展,在數年間成長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占地26000平方米的廠區內,9座大型低溫保鮮庫與3座在建低溫冷凍庫共同構成壯觀的冷鏈矩陣。待新庫建成,總庫容量將達到20000噸,構建起集規模化種植合作、精深加工、高標準儲存、全球化銷售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布局。
“我們85%的產品是出口的,銷往日韓、東南亞、歐美、中亞等國家和地區,15%供應給國內的餐飲伙伴。”昨日,惠諾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徐娟介紹。在日本的餐桌上,吉野家使用的保鮮蔬菜;在歐美超市里,貨架上陳列的混合菜;在國內,海底撈的藍莓甜品、鍋圈的火鍋食材、楊國福麻辣燙的配菜———這些都源自東海縣的這家民營企業。
支撐這份全球信任的,是企業墻上懸掛的一系列“國際通行證”:ISO9001質量管理、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HACCP危害分析關鍵控制點、美國FDA注冊……不僅如此,公司還自主注冊備案了6個企業標準,涵蓋水煮蔬菜、腌漬蔬菜制品、調味蓮藕(軟罐頭)、方便食品(軟罐頭)、速凍蔬菜和速凍水果等全線產品,為惠諾農業的品質筑起了堅實防線。
“是不是很多人都覺得速凍產品不新鮮?”徐娟主動發問,“這其實是最大的認知誤區。速凍技術,恰恰是鎖住新鮮的‘時間暫停術’。”
她深入淺出地解釋:新鮮黃桃從枝頭采摘到進入傳統流通環節,過程中營養和風味會持續流失;而采用速凍技術,黃桃從采摘到加工完成時間控制在4小時內,隨即便被送入零下35攝氏度的速凍隧道。此時,細胞內的水分會形成微小的冰晶,不會撐破細胞壁,從而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其原始的形態、口感和營養成分。解凍后,依然能還原那份接近枝頭采摘的清甜與飽滿。在徐娟看來,這條速凍產業線是惠諾突破傳統農產品加工模式的關鍵一步,將公司加工能力從保鮮蔬菜拓展至更具附加值的深加工領域。
“不斷探索和創新,這是惠諾血液中的基因,也是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徐娟說,“速凍這條線,其實在2019年公司創立之初我就想做了。”為了實現這個構想,她帶領團隊赴各地學習考察,潛心鉆研。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年3月生產線開建,6月底正式投產。僅6月份,產量就達到了2000噸。
惠諾的原料采購網絡遍布全國,但對品質的嚴苛要求卻始終如一,貫穿從田間到車間的每一個環節。“我們甚至對合作基地使用什么農藥都有明確要求。”徐娟翻開一本厚厚的檢測記錄冊強調,“采收前至少30天就必須全面停用任何農藥,這是我們的死規矩。”公司要求每個合作基地配備專職植保員,在采收前嚴格按照“6點取樣法”在地塊不同位置采集樣本進行化驗。“農殘、重金屬等關鍵指標必須全部合格,我們才會下達收獲指令。”徐娟說。
收獲后,時間就是新鮮的敵人。惠諾與專業冷鏈物流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運輸全程溫度被精準控制在0-4攝氏度。“像從甘肅基地到我們東海工廠,跨越近2000公里,依托高效的冷鏈物流,四十幾個小時就能安全抵達,最大程度保障了原料的新鮮度。”原料進廠并非終點,而是新一輪品控的開始。在惠諾的檢測中心,身穿白大褂的檢測員會對每批到貨的原料再次進行嚴格抽檢,多條防線守住食品安全,更守住企業信譽。
穿上厚重的防寒服,推開2號冷庫沉重的庫門,一股凜冽的寒氣瞬間撲面而來。在零下18攝氏度的低溫空間里,成堆碼放整齊的洋蔥袋如同銀色的山巒,包裝袋上印著英、法、德等多國文字。“這批洋蔥粒即將發往法國,旁邊那些規格不同的洋蔥圈則是供給日本的。”徐娟呼出的氣息瞬間化作白霧,“我們嚴格按照不同國家和客戶的需求進行定制化加工,歐美市場偏好顆粒制品,而日韓客戶則青睞更精致、統一的切法。”
惠諾的成長軌跡清晰而有力。自公司成立以來,每年都將部分營業收入投入創新研發,持續在蔬菜保鮮、速凍工藝等關鍵技術領域尋求突破,現已擁有20多項自主發明專利。目前,企業年銷售量約1.2萬噸,年產值達6000萬元,業務呈現出持續增長的健康態勢。
“很多人還停留在‘農業就是看天吃飯’的老觀念里,”徐娟撫過專利墻上凹凸的證書紋路,“用科技賦能傳統農業,讓連云港的優質農產品高效、安全地走向世界餐桌,這才是我們新時代農業企業的使命與追求。”在惠諾農業,冷庫的低溫凍結的是時間,保鮮的是美味,而永不停歇的創新熱情,則讓這家扎根港城的民營企業,在冷鏈的賽道上持續跑出了高質量發展的“熱經濟”。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