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子)今年夏季,谷子市集在蘇寧廣場擺開架勢時,人們才驚呼情緒買單時代已經來臨。盜墓筆記、時光代理人等虛擬人物手辦、飾品出現在港城最熱鬧的商圈,日落音樂會、隨機舞蹈等活動讓人眼前一亮。如今,在港城,這樣的情緒消費已經成為人們認可的新消費模式:Z世代的新消費催生出新型的情緒充電站,中年人尋找不同方式來放松心情,老人則找尋新的情感寄托。
當職場“卷”起來和生活賬單“卷”起來后,更多港城中年人開始追逐田園休閑生活。
周末清晨,張莉的汽車上滿載露營裝備駛向月牙島。天幕帳篷支起,手沖咖啡飄香,丈夫靜坐垂釣,女兒在草地奔跑。“購置裝備花了超5000元,但坐看云卷云舒時,3天疲憊被自然治愈。”像她這樣的精致露營族,正推動連云港戶外用品店銷售額增長。
東海溫泉的湯池則是另一處心靈道場。不少人每月必赴私湯小院,有消費者玩笑道,198元門票是給身心交的“保養費”。溫泉水滑過肩頸,商務應酬的緊繃感隨之溶解。數據顯示,本地溫泉區中年客群占比超六成,高峰時期周末預訂需提前兩周。
更隱秘的療愈發生在城市角落。海州區某商圈暗藏著一家“云水療”——精油SPA室內循環播放溪流白噪音,598元套餐包含情緒壓力值檢測。現在,由于工作環境的改變,不少人的肩頸都有著各種各樣的小毛病,而這樣的SPA館就是他們選擇的療養方式。
藏在小巷子里的咖啡館“尋光集”,沒有網紅店的亮片墻和打卡標語,推門就是舊木書架混著咖啡豆香,桌椅不多但椅墊磨得發亮。常有中年客人坐在那,一杯熔巖咖啡,就帶來了一下午的寧靜,或是發發呆、或是做著自己的事情。老板從不催單,在這里,“不說話”比“聊得歡”更自在——畢竟對被生活瑣事追著跑的人來說,“不被打擾的放空”本身就是種療愈。
“為愛發電”在連云港商圈有了具象表達。走進萬達廣場2樓“愛次元”,玻璃展柜里《咒術回戰》徽章(即業內人說的吧唧)標價98元,金屬光澤流轉間,大學生王茜毫不猶豫掃碼付款:“肉疼但快樂,五條悟的笑容是我的充電樁。”王茜小心翼翼地將徽章裝在長80毫米、寬80毫米大小的自封袋里,她還介紹,這些不能碰水,最好也不要沾上指紋,等她回到宿舍,就為徽章塞上干燥劑。
這份認真與仔細是熱愛最好的詮釋,而這樣的店在港城多點開花:吾悅廣場2層的“卡游”里陳列著各式各樣的立牌與手辦,蘇寧廣場1樓的“X11”店鋪單日客流超200人;痛包(裝飾周邊的背包)成為行走的社交名片。年輕人為亞克力立牌“一擲千金”,十幾元材料成本與動輒幾十元甚至上百元售價的鴻溝,被情感價值填平。
當收藏欲溢出實體空間,虛擬陪伴服務正占領深夜屏幕。深夜11點,港城年輕人又涌入到哄睡主播的直播間。ASMR雨聲(自發性知覺經絡反應,簡單來說就是一種助眠的聲音)與經典片段朗讀中,彈幕飄過“考研失眠,今夜感覺可以睡個好覺,給主播送上一個墨鏡。”
本地COSER(角色扮演藝術家)的日程排滿委托:換上《戀與深空》夏以晝的裝扮,COSER陪委托人李薇看海、寫信,單日服務費800元。“這個COSER輕拍我頭說‘辛苦了’的時候,職場中受到委屈突然釋懷了。”李薇回憶著,相冊里存滿了回憶。
情緒消費的疆域遠不止于此。推開通灌路“霧非霧推理社”的門,6名年輕人正經歷《流芳》古風本的情感爆破。某民企職員小趙扮演將軍跪地痛哭:“忠孝難全的撕扯感,反而讓我看清職場委屈不值一提。”188元包廂費買回一夜心靈釋然。
晨曦微露的市區蒼梧綠園,構成一幅銀發生活圖鑒——10余名老人牽著泰迪、比熊、博美等小型犬悠然漫步。
“妞妞就是我的老來伴。”陳阿姨的白色比熊佩戴粉色小碎花的圍脖,穿著精致漂亮的小裙子,陳阿姨怕道路發燙,細心地在妞妞每只小腳上都穿上了小鞋子,在“狗群”中特別惹眼。每月寵物美容、定制鮮糧、體檢花費超千元,她卻覺得劃算,孩子在外地,有它撲到懷里撒嬌,冷清的房子就有了生氣,每天花時間打扮她,也可以讓我打發無聊的時間。
寵物店劉老板介紹,許多退休老人樂意花錢去買寵物用品。上周有位先生給16歲京巴訂制300多元生日宴,蛋糕禮服俱全,狗狗可以活到16歲,說明他養狗十分認真仔細。
這份依托催生出新型代養服務。“多多是女兒去深圳前留下的‘情感貸’。”68歲的李奶奶展示手機相冊:布偶貓窩在藤編搖椅,倉鼠在亞克力城堡奔跑。孩子們視頻時總問‘多多胖沒胖’,倒像這貓才是親生的。”她笑著展示圖片里貓咪的小肉墊,每月代養費化作維系親情的密碼。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陶莎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