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記者 張文華 通訊員 劉靜 張茹)“這條路(洪小路)以前是水泥的,污水管挖了好幾次,補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接送孩子的家長沒少被絆倒?!焙V輩^(qū)洪門街道洪門村村民丁永高指著村口的路,語氣里透著無奈。這條緊鄰幼教中心的必經(jīng)之路,曾是洪門村人的一塊“心頭痛”。
更驚心的是村民許業(yè)兄的回憶:“前陣子,一對十幾歲的姐妹騎三輪車,就在這段路上翻了,連人帶車栽進了路邊的河里?!彼两裥挠杏嗉?。想避開這段險路,唯一的“近道”要繞行二三公里,極不方便。
洪門村的道路困境,是安全、便利與經(jīng)濟的三重考題。洪小路連接著村幼教中心,坑洼路面直接威脅學童與家長安全;而張洪路萬莊段更是村內百余畝果園的運輸線。顛簸不僅增加果農運輸損耗,更曾險些釀成落水悲劇。
面對沉甸甸的民生期盼,得益于鄉(xiāng)村振興專項資金的精準投入,洪門村道路改造工程按下快進鍵。近日,洪小路混凝土路面全面完工,基礎工程收官;萬莊段瀝青鋪設工程正式啟動。新鋪設的瀝青路面平整耐久,將徹底終結“絆倒家長”的窘?jīng)r,為孩童鋪就安全上學路。
工程推進并非一帆風順。村支書劉寶力坦言,部分村民因擔憂修路影響排水而反對。村委會沒有強行推進,而是逐戶解決:為20余戶人家重新規(guī)劃修建排水溝渠。一戶王姓村民擔心新路面高于自家地基,村委會同樣實地勘測,重修排水系統(tǒng)消除其后顧之憂?!奥芬尥?,心更要疏通。鄉(xiāng)村振興的錢,要花到老百姓心坎上,更要花出實效和溫度?!眲毩φf。這些看似“額外”的投入和工作,恰恰是民生工程溫度最樸實的體現(xiàn)。
洪小路新鋪設的混凝土路面在陽光下延伸,萬莊段的瀝青層正在壓實成型,洪門村村民腳下這條“摔跤路”終于迎來新生。對幼童,它是放學的平安歸途;對果農,它是奔向市場的致富通途;對反對者,它是村委會躬身解憂的民心答卷。
一條路的變遷背后,既是鄉(xiāng)村振興專項資金的精準落地,更是把“民聲”夯實在每一寸路基里的治理智慧,最溫暖的民生工程,就是用好每一分專項資金,解決好老百姓家門口的揪心事。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來源: 連云港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