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員 李欣憶 胡楊 劉瑩瑩)“從12個項目里票選出10件民生實事,咱老百姓的需求真能被當成‘頭等大事’!”今年年初,連島街道50名議事代表組成的“民意團”投下鄭重一票,大路口社區的鄰里中心提檔升級、安置小區路面硬化提升、燃氣接入工程3個項目成功入選十大民生實事,成為居民心中最期待的“幸福約定”。如今,隨著這些項目陸續落地,一幅 “朝夕美好” 的民生畫卷正在大路口社區徐徐鋪展,讓全齡段居民的樂居、宜居、安居夢想照進現實。
樂居生態升級 鄰里中心變身“幸福樞紐”
“奶奶,這里的滑梯比家里好玩多啦!”周末的大路口社區鄰里中心里,孩子們的歡笑聲此起彼伏。走進改造后的鄰里中心,明亮的鋁合金門窗取代了老舊的塑鋼窗,陽光灑滿每個角落;活動室里,適老化健身器材旁圍坐著鍛煉的老人,兒童益智玩具區成了孩子們的樂園,墻面上“你好呀!閃光的小孩”幾個字,更添了幾分溫馨。
這場投入16萬元的提檔升級,藏著不少“巧心思”。通過集約化布局,室內功能改造釋放出270平方米活動空間,一樓的老人餐廳、共享工具屋、愛心超市、老人輕養吧、便民縫紉鋪貼心服務日常所需;二樓的未成年人活動室、居家養老日間照料室兼顧“一老一小”;三樓的舞蹈室、科普室、圖書室則讓興趣愛好有了安放之處。一個陣地承載多元服務,讓“家門口的幸福”觸手可及。
宜居家園煥新 坑洼路面變身“舒心道”
“以前下雨天踩一腳泥,現在瀝青路平平整整,推著輪椅遛彎都穩當。”家住安置小區的張阿姨看著門前的新路,笑得眉眼彎彎。這個老舊小區門前水泥路面已有30年路齡,2023年的大雪讓路面大面積凍壞,坑洼、裂縫隨處可見,混凝土石子裸露在外,不僅影響出行,更藏著安全隱患。
居民的“急難愁盼”,就是社區行動的“沖鋒號”。通過“居民點單—社區派單—部門接單—群眾評單”機制,這個項目被火速列入治理清單,還得到了共建單位農業農村局的大力支持。社區召開居民議事會,敲定投資12萬元鋪設瀝青。7月底,新路如期完工,不僅通過路網規劃銜接起鄰里中心的服務半徑,還同步施劃了停車位和消防通道標線。走在嶄新的路面上,不僅安全系數飆升,噪音和粉塵也少了許多,老小區由此煥發新生機。
安居保障落地 “扛罐上樓”成歷史,燃氣通到家門口
“終于不用扛著煤氣罐爬樓了,打開燃氣灶就能做飯,太方便了?!敝行慕职仓眯^居民胡長蘭對著社區書記胡楊豎起大拇指,語氣里滿是激動。這個小區因燃氣用戶少、規模小,多年來一直沒通管道燃氣,居民們只能靠瓶裝液化氣過日子,“扛罐上樓”成了生活常態,既麻煩又不安全。
為破解這個跨領域的治理“頑疾”,社區網格員用“日常巡查+季度摸排”時刻關注居民需求,人大代表更是將 “瓶改管”寫進提案。在區住建局和新奧燃氣公司的協同發力下,燃氣接入工程被納入民生實事項目庫動態管理。今年上半年,施工人員加班加點,鋪設燃氣主管線1200米,實現入戶支管線全覆蓋,百余戶居民和經營戶終于用上了安全便捷的管道燃氣,“點燃”了嶄新的生活。
半年來,大路口社區一件接著一件辦民生實事,讓3項民生工程從“清單”變成“答卷”。未來,連島街道將繼續聚焦補短板、惠民生、促發展,讓更多“民生承諾”化為居民看得見、摸得著的幸福,讓全齡段居民在樂居、宜居、安居中,感受日子越過越甜的滋味。
總值班: 曹銀生 編輯: 徐蕾
來源: 連云港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