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 (記者 侍敏 通訊員 沈兆宏) 最近,市民張先生遭遇貸款買車“陷阱”:貸款前銷售人員給出的年利率連5%都不到,貸款后卻發現年息高達10%還多,原本一年只有3800元的利息一下子漲到了8500元。因為沒有相關證據,他只有自認倒霉。
年息加了一倍多
張先生不久前在一家4S店看好一輛新車,銷售人員告訴他,廠家目前正在推金融公司貸款優惠活動,貸款購車的話價格要比全款便宜將近10000元。本來手頭就不是很寬裕的他認為,如今人民幣貶值較快,再加上廠家給予的優惠政策,貸款購車還是比較合適的。于是,他又咨詢了一下貸款的相關利率。
“當時銷售人員給我算了一下,80000元一年期的車貸年利率4.75%,也就是3800元。”張先生覺得這個年利率還是能夠接受的,于是很爽快地交了5000元定金。然而一段時間后,銷售人員告訴他,貸款批下來了,并讓他前去簽訂購車合同,這時他才發現,80000元貸款一年下來居然要還8500元的利息。這樣算下來,年利率就不是當初銷售人員說的4.75%了,而是10%還多!
此外,4S店還規定貸款買車得再交5000元的續保保證金,3年內必須在4S店指定的保險公司購買保險,然后才能返還。“誰都知道,4S店指定的保險公司保險費用要比自己去保險公司投保貴。”對此,張先生非常不樂意,他認為銷售人員在推銷車貸時故意隱瞞貸款利率,所以不想買車了,要求4S店退還定金。當然,他遭到了拒絕。
沒有證據維權難
調查中,4S店銷售人員表示,當初本準備為張先生申請廠家金融貸款,由于客戶的資料沒有審核過關,最終只能走擔保公司貸款,這樣年利率自然就高了不少。而且貸款過程中與張先生有過交流,各種貸款材料上也有他的簽字,現在卻以車貸利率太高拒絕購車,那肯定不行。
張先生卻表示,將貸款所用的材料交給4S店后,都是他們一手操作,因為交定金前已經咨詢過貸款利率,后期自己就負責在各種材料上簽字,誰知道換了擔保公司貸款利率就漲了這么多!
雖然心中憋屈,但因為貸款的材料以及合同上都有張先生的親筆簽名,且他又提供不出其他證明銷售人員故意隱瞞利率的證據,最終調解宣告失敗。
看清條款再簽字
0利率購車、貸款購車有優惠……很多消費者在購車時,都會被車商的宣傳迷惑。實際上,貸款買車時的貓膩還真不少。
首先,車商宣傳的0利率購車,表面上金融公司不收取貸款利息,但車商會在前期收取購車者一筆不菲的“貸款服務費”,這就相當于將貸款利息提前支付了。其次,貸款購車比全款購車在車價上有優惠,這也讓很多消費者心動,然而你貸款購車后,除了必須交的一些費用外,甚至連保險也不能自由選擇,有的車商還會要求貸款購車者購買指定的裝潢大禮包等。貸款合同和協議中也會有貓膩,不少消費者往往就是聽銷售人員口頭講解,在簽訂貸款合同和協議時沒有仔細了解和核實相關費用就直接“簽字畫押”。
海州區消協提醒廣大消費者,在決定貸款前,一定要詳細了解相關費用,貸款過程中涉及到金錢往來的合同、協議等,都要仔細看明白再簽字,不要一味聽信車商的承諾,避免自己的權益受到侵害時還無處維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