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通訊員 王寧 司偉 曹曉東 賀龍廣 連云港日報全媒體記者 李慧)4月5日,清明節小長假第一天,贛榆區抗日山烈士陵園迎來祭掃高峰。據統計,當日共接待群眾逾10萬人次。由于組織得力、措施到位,祭掃活動井然有序。
5日上午8時許,筆者乘車沿途發現,前往抗日山烈士陵園方向的車流密集,不時可見疏導的交警,現場秩序井然。“我們這幾天都是早上7點鐘準時到崗,此時已經有很多市民過來祭掃了。陵園停車場基本處于飽和狀態,為防止人流停滯造成大面積擁堵現象的發生,我們在抗日山各主要景點均設置了出入口指示牌,并采取了放行一輛進入一輛的措施,確保道路暢通。”現場指揮交通的贛榆區交巡警大隊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切實做好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工作,確保祭掃活動順利進行,贛榆區嚴格按照省市要求,并結合自身實際進行安排部署,率先成立指揮部,負責群眾祭掃活動安全保障、服務及突發事件處置工作,各有關部門各盡其責,使清明節安保工作有章可循,形成了良好的工作機制。
“除進一步強化了硬件設施建設,包括增加出口、設置指路牌、暢通消防通道外,我區還抽調班莊鎮及民政、公安、消防、城管等多家單位共600余名工作人員組成聯合保障隊伍現場工作,確保清明節期間群眾祭掃活動安全有序。”區民政部門負責人告訴筆者。
筆者發現,越來越多的市民自發走進革命公墓緬懷先烈,也有不少家長帶著孩子來接受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的洗禮。無論是在小沙東海戰烈士冢前,還是在抗日山烈士紀念塔下,男女老少摩肩接踵、神情肅穆。今年93歲的抗戰老兵馬入營,正在小沙東海戰烈士冢前向前來緬懷先烈的少先隊員們講述抗戰故事。馬入營是居住在贛榆區班莊鎮的一位抗戰老兵,他13歲參加抗日兒童團,1943年加入新四軍,先后參加過多場戰役。他對面前的孩子們說道:“我參加過抗日戰爭,負過傷流過血,他們侵略中國,我們奮起抗戰。小朋友們都要牢記歷史,好好學習,長大了建設強大的祖國。”
“女兒今年7歲了,馬上要上小學一年級了,今天特地趕來讓孩子接觸一些革命傳統教育。”家住宋莊鎮的劉銘告訴筆者,我們現在生活在一個和平社會,沒遭過罪、沒受過苦,只有自己親身走進陵園來,才會真正感受到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參加這樣的清明祭掃烈士墓活動,意義重大。
據了解,為進一步弘揚抗日山精神,贛榆區委宣傳部還于當日組織開展了主題為“講好紅色故事 傳承紅色精神”的《鄉“理”鄉親·我想和你講》大型戶外直播活動,對區內外廣大黨員干部和民眾祭奠抗日山英烈活動進行實時推送,并以現場直播的方式,向全國播發,重溫歷史,共同祭奠為祖國捐軀的英烈。家住班莊鎮竇洪爽村的竇立遠父子倆每年都要到烈士陵園,為烈士敬獻鮮花,寄托哀思。當父子倆通過手機觀看了抗日山烈士陵園祭奠活動時,主動加入到敬獻鮮花祭奠先烈的民眾隊伍中。截至當天中午,共有數萬網友通過手機觀看現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