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趙芳 通訊員 孫利)第一次看到80歲的張大爺,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主任徐慧高感到吃驚。原來,張大爺的下巴長著一個直徑約15厘米的腫瘤,導致嘴唇嚴重變形。令人不可思議的是,這個腫瘤是由一塊“胎記”蔓延而來,已經伴隨張大爺50年。最終,徐慧高主任忍著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劇痛,站了4個多小時,成功幫助張大爺切除掉了下唇腫瘤。
“胎記”游走
長成巨大下唇腫瘤
今年80歲的張大爺是東海縣人,出生時,在他的左側耳后有一塊指甲大的紫紅色“胎記”,當時也沒重視。隨著年齡的增大,這塊“胎記”開始慢慢長大,并成腫物逐漸蔓延到了張大爺的下唇和頸部。
張大爺30歲的時候,他突然發現蔓延到下唇的腫物讓自己的嘴唇變得越來越厚,而且腫物還在不斷向外生長,最終腫物蔓延至整個下嘴唇,導致嘴唇變形。
因為條件有限,再加上家人沒有足夠重視,張大爺嘴巴上的腫塊就這樣伴隨他一天天過來了。一年前,張大爺下唇的腫塊出現潰爛和菜花狀,生長明顯加快,這讓他的生活變得越來越不方便。近日,在家人的陪伴下,張大爺來到了市第二人民醫院口腔科,該科主任徐慧高接診了張大爺。
打鋼板做手術
為患者切除腫瘤
4月6日上午8時,患有腰椎間盤突出癥的徐慧高,打著鋼板腰圍雙手撐著后腰,準時出現在手術間。
張大爺手術前一天,徐慧高特意打電話給麻醉科,強調了這次手術的特殊性。為以防萬一,麻醉科特意配備了兩位麻醉醫生錢明軍和程丹。憑借著三十年的工作經驗,錢明軍慢慢嘗試置入插管鉗輔助,靠著感覺在患者咽喉部輕輕搜索著……盲探成功,錢明軍順利地將氣管插管送入氣管并妥善固定。
“輕一點、輕一點,這樣才不破壞面部美觀。”徐慧高在手術過程中一直向邊上的助手們強調。干了一輩子口腔外科,兼顧患者功能保留和面部美觀的理念已經深深根植在他的一舉一動中,不管對方是8歲的小姑娘還是80歲的老大爺。
經過4個半小時的手術,張大爺下唇的腫瘤終于被順利地摘除,張大爺被送進復蘇室嚴密觀察后,徐慧高才一瘸一拐地走了出來。
張大爺的兒子得知父親手術非常順利后,握著徐慧高的手,不停表示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