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網】(記者 周瑩 通訊員 高原)8月20日,筆者從田灣核電站獲悉,截至今年8月18日,田灣核電核能制氫項目累計制氫量突破3萬立方米。這標志著連云港市氫能產業能源庫持續豐富。
據了解,氫是重要的工業原料,也是理想的能源載體,更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支撐能源之一。氫的高效、無排放、大規模生產,是實現氫在工業領域減排應用的必要條件。核能是清潔的一次能源,核電已經成為世界電力生產的主要方式之一。核能與氫能耦合可以實現核電生產更經濟和更安全之外,還能為實現核能在發電之外的領域的應用開辟途徑。專家介紹,核能制氫就是以來源豐富的水為原料,利用熱和或電實現氫的大規模生產。目前,世界上的許多國家,如美國、日本、法國、加拿大都在大力開展核能制氫技術的研發工作。
據了解,田灣核電核能制氫項目采用PEM(質子交換膜)電解水制氫技術。該技術具有產氫純度高、動態響應快的特點,并可直接適配風電、光伏等波動性可再生能源,實現全過程零碳排放。江蘇核電運行一處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技術以質子交換膜作為隔膜,在傳遞質子的同時隔絕氫氣和氧氣,膜兩側的陰極和陽極涂敷催化劑,使水電解高效產生氫氣和氧氣,電解制氫效率高達90%,綜合能耗僅4.5kWh/Nm3,核能電解水制氫熱能至氫能的轉換效率達31%,氫氣純度達99.999%,使用壽命達8萬小時,具備能耗低、響應速度快、氫氣純度高等顯著優勢。
自項目啟動以來,田灣核電站項目團隊不斷探索PEM制氫設備與核電廠“氣、水、電”工藝有效聯動路徑,提升安全水平和設備性能。氫氣作為一種高效、清潔的二次能源,在能源轉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核能制氫是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途徑,這3萬立方米的制氫量,用工程數據證明了核電制氫的安全可靠與清潔高效,為推動國家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參考范例。
江蘇核電董事長張毅表示,江蘇核電將繼續深化技術創新,探索核能制氫更多方式,進一步提高制氫效率,降低制氫成本,為我國乃至全球的綠色能源發展貢獻“田灣智慧與方案”。